糖尿病足:下肢发出的危险信号,千万别忽视!

鑫乐娱乐平台关闭了
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鑫乐娱乐平台关闭了 > 新闻动态 > 糖尿病足:下肢发出的危险信号,千万别忽视!
糖尿病足:下肢发出的危险信号,千万别忽视!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21:13    点击次数:157

如果您长期受糖尿病困扰,且近期出现下肢麻木、发凉、蚁走感,甚至走路时脚底疼痛、憋胀,请务必警惕——这可能是糖尿病足的早期预警!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背后,隐藏着高血糖对神经与血管的持续伤害,若放任不管,可能引发截肢风险。梁老师今天为您揭开糖尿病足的面纱,助您科学应对。

图片

一、糖尿病足:高血糖“腐蚀”了双脚

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,源于长期血糖失控导致的神经病变和血管损伤。

神经受损(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):高血糖如同“锈蚀”了神经的传导功能,导致双脚对温度、疼痛的感知下降。此时,患者可能感觉下肢麻木、蚁爬感,甚至受伤而不自知。

血管堵塞(下肢动脉硬化闭塞):血糖异常加速血管硬化,血流受阻,足部供血不足,从而出现发凉、走路时疼痛(间歇性跛行)、憋胀感,严重时可能静息状态下也疼痛难忍。

二、这些症状是身体在“求救”

当双脚出现以下任一表现,请立即就医:

感觉异常:麻木、刺痛、灼热感或对冷热不敏感。

温度与颜色变化:足部持续发凉,皮肤苍白或发紫。

行走困难:走一段路后小腿或脚底剧痛,休息后缓解(间歇性跛行)。

肿胀与溃疡:足部无故肿胀,或出现小伤口久不愈合。

早期症状易被误认为“累了”“着凉”,但拖延治疗可能导致感染、坏疽,最终面临截肢。数据显示,糖尿病足患者截肢风险比常人高40倍!

图片

三、防胜于治:守住双脚的“生命线”

控糖是根本:空腹血糖控制在4.4-7.0mmol/L,餐后<10mmol/L,糖化血红蛋白<7%。

每日足部自检:用镜子检查脚底、趾缝,观察有无破溃、红肿、老茧。

避免受伤:

穿柔软透气鞋袜,忌赤脚走路。

洗脚水温≤37℃,勿用热水袋暖脚。

修剪指甲平直,勿剪过深。

改善循环:戒烟(尼古丁加剧血管收缩),每周适度快走、抬腿运动。

定期筛查: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一次下肢动脉超声及神经检查。

四、及时就医=保住双脚

一旦发现异常症状,请24小时内就诊内分泌科或糖尿病足专科!早期通过药物改善循环、营养神经,或介入手术开通堵塞血管,可显著降低截肢风险。若已出现溃疡,需彻底清创并联合抗感染治疗。

您的双脚承载着生命的重量,别让疏忽酿成不可逆的伤害! 糖尿病足虽凶险,但早发现、早干预,完全可以避免悲剧。从今天起,关注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,科学管理血糖,让健康步伐永不停歇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  • Powered by 鑫乐娱乐平台关闭了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